堀川馆

推荐阅读:赣第德曼殊斐尔小说集涡堤孩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日本侘寂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意气”的构造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555文学 www.555wx.com,最快更新镰仓战神源义经最新章节!

    1

    义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他的幸运在于他轰轰烈烈的出场方式,那不是有计划的行动,而是一种偶然。这份偶然,加上他精湛的演出,简直就是历史上最漂亮的登场。

    义经在六条河原打散了义仲和他的骑兵团,他没有亲自追赶义仲,只派部下前去。他的部下在近江的粟津射死义仲时,义经并不在现场。

    对义经来讲,比追踪义仲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法皇。因此,义经一结束六条河原的会战,就马上召集身边的几名士兵,马蹄声哒哒地往法皇临时御所奔去。

    ──是谁?

    法皇御所的人看到对街有骑马武者零零落落跑来,立刻想到:

    (木曾回来了吗?)

    法皇以及御所的人都很怕义仲在战败后,会绑架法皇逃往北陆。

    “是木曾吗?木曾吗?如果是木曾的话,怎么办?”

    藤原成忠边喊边爬上松树。他的脸形因为长得很像茄子,所以被戏称为“茄子殿下”。

    除了公务之外,他也是法皇玩升官图或唱今样的玩伴,还是法皇的参谋。这位茄子殿下爬到树上观望时,看到从大路上跑来的第一匹马上的骑士,对著自己喊道:

    “我不是木曾。”

    然后此人便下马来到门前,敲著门大喊:

    “我是从东国来的,是兵卫佐赖朝的弟弟九郎义经,现在请求晋见,请开门。”

    听到这些话后,松树上的茄子殿下高兴得跳了下来,撞到腰骨,痛得站不起身,但还是兴奋得像狗一般爬了进去,上了楼梯,报告法皇。

    “来了吗?”

    法皇高兴得冲到楼梯边。京都解放了!

    “开门!快点!快点!我要快点见见这位义经。”

    茄子殿下再度从楼梯跌下去,在院子里边喊边跑,对佣人们嚷著,要众人打开门闩。

    门往内侧打开,进来了一位年轻武将。

    (这位就是九郎义经吗?)

    茄子殿下为了在日记里清楚记录下这历史的瞬间,因而睁大双眼,一张茄子脸简直就像快裂开了。

    是个令人扫兴的短小身材男子,皮肤像女人般白皙。

    “报上你的名字。”茄子殿下说。

    “义经。”

    年轻人只说了这两个字。茄子殿下觉得他有点傲慢。

    可是,他穿著盔甲的样子真是漂亮!头盔的黄金翅形装饰十分细长,身材短小的男子最适合这种头盔。仔细一看,这种翅形装饰似乎还是特别请人制作的。直垂是赤地锦【注:红色锦缎】,还戴著年轻色调的盔甲,颜色由淡紫渐入深紫。挂在腰际的太刀是黄金打造的,背上背著切斑箭,手上拿著重藤弓。弓的中央卷著一寸左右的纸,代表他是今天的大将。

    法皇终于等不及了。

    ──别告诉别人。

    他发出像赶牛者的声音,对左右说:

    “别让人知道。”然后从楼梯上咚咚咚冲下去。

    这位日本名誉上的统治者,面对各种事情都不像一般贵族。

    法皇像个下人般,赤脚跑过寝殿的前庭,来到中门内侧。义经这群坂东武者应该已经来到中门的另一边。法皇贴著连子窗往外瞧。所谓的连子窗,就是钉上四字形直条木或目字形横条木的窗户,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则很难看到里面。

    法皇不禁高兴的出声说:

    “是很了不起的人吧?”

    他开心的看著站在白砂上的盔甲武士。

    ──是法皇。

    茄子殿下等人都注意到了。大家四处张望,寻找声音的来源:原来是连子窗!看来法皇正在那里偷看。

    连子窗内再度叫了起来:

    “大家都报上名来。”

    全体慌张地单膝跪地,脱下头盔──因为他们正在会战中途──各自报上姓名。

    “我是源九郎义经。”

    “年龄呢?”

    “二十六岁。”

    “下一位!”

    “安田三郎义定。”

    他是甲斐氏武田家的人。自赖朝举兵便率众来归,在远州有地盘,率领的士兵大多是甲州和远州人,辈分排在义经之后。

    “畠山庄司重忠,二十一岁。”

    接下来是个豪爽的壮汉,眼睛看著地上,用深沉的声音报上姓名。法皇和茄子殿下对坂东勇士完全不了解。

    “我是梶原源太景季,二十三岁。”

    景季是参谋景时的长子,擅长弓箭。

    “我是佐佐木四郎高纲,二十五岁。”

    这位是近江源氏的代表,是宇治川先锋勇者。

    “我是涉谷马允重国。”

    这位来自相模(神奈川县)的涉谷,是当地的一豪族,掌管从涉谷到藤泽一带的片濑川沿岸六十八个村落,因为家世富强,因此率领的兵数、马匹也很多。他的年龄是四十一岁。

    “成忠!”

    法皇喊著茄子殿下。茄子殿下慌忙进入中门。

    “叫义经到楼梯下面,我要见他。”

    法皇说毕,一转身往寝殿跑去。他在走廊上跑跳著,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竟然唱起了今样(庶民的流行歌曲)。

    一百多个日夜,总是一人独眠。

    别人的半夜情夫,

    我不需要!

    我不需要!

    从傍晚到半夜倒还好,

    可是破晓若没有鸡鸣,床畔寂寞。

    这首俗世的流行歌曲,唱的是没有情人的女子不甘寂寞的心情,大意是没有男人陪著睡觉虽能忍受,可是,在破晓醒来时,没有男子出其不意将她拥入怀中,很是寂寞。歌中尽是人情,后白河法皇喜欢这种正统和歌里所没有的微妙。和歌唱的若是爱,今样唱的就是性。

    “与天子不相称的行为!”

    法皇还是天皇时,就因为喜欢今样,常常受到朝廷群臣的责备。而且,与其说是喜欢,还不如说是疯狂沉迷。

    曾经三次唱破了声音。

    他在晚年的著述《梁尘秘抄(今样全集)口传集》里这么写著。他从十几岁起就开始日夜唱歌。

    白天整日唱歌,晚上也想通宵唱到天明,喉咙痛得连汤水都无法喝。

    市井间的艺人恐怕也很少这么认真吧!

    总之,这是种怪异又滑稽的兴趣。以贵族的教养,都会学习和歌,可是,他竟然喜爱下贱者的表演,在千年的宫廷传统中应是第一人。在庶民里,也有一些多事者把表演今样的艺人,从庶民中分别开来,其中还有些名人。一听到是名人,这位法皇可不管对方是流浪汉或妓女,都会把他们叫到宫廷唱歌,还要对方传授唱歌的方法。

    法皇已经安身于御帘里,义经俯伏于阶梯下。

    (长相很柔和。)

    法皇想。

    他必须仔细端详面相,要是进驻京都的司令官是像义仲那种粗暴的男子,可就糟了。

    “你出身于坂东吗?”

    “不!”

    义经简单说明自己出身于京都,后来流浪到奥州等事。难怪他的口音跟京都人一样。

    ──有点熟悉京都。

    法皇感到安心。这一点,也使其他京都人安心。

    “他对京都的熟稔度,从平家公卿们的角度来看,也许远远不及,可是和义仲一比,他可就优雅多了!”大家议论纷纷。

    这份评价,也是义经受人欢迎的原因之一。

    在京都,义经首先博得法皇的好感。

    “说说会战的经过。”

    法皇命令道。他想知道这位年轻人的能力。

    “我不是本军。”

    义经表示,本军的总大将是哥哥范赖。范赖现在正在近江的赖多,应该就快进京都来了。然后他报告自己的战斗经过。那实在是场精采的战斗,可是年轻人没有特别自夸,也没有卑微的模样,他细长的眼睛看著地面,流畅的说著。

    “你想要甚么吗?”最后法皇问他。

    虽然还没打算要给他官职,可是,法皇想从他的要求来了解他。最好他的性格充满欲望及贪婪,这样法皇比较好操纵。例如,法皇笼络新宫行家,将他当傀儡般操纵,就是利用行家的贪欲。

    可是义经当场说道:

    “希望能奉院宣之旨讨伐平家,替父亲义朝报仇。”

    他的眼神很认真。

    (这是少年的眼神。)

    法皇目瞪口呆。本来以为义经会要求官职领地之类,没想到竟然说要报父仇,这个人可能还是小孩子!

    “我了解了。”法皇柔和地说:“院宣的事情我会考虑。”

    “明天可以下这道院宣吗?”

    “明天?”

    法皇内心暗笑。院宣岂能这么轻易下呢?一个毫无军备的朝廷,唯一的武器就是院宣,这样的一张纸片,是他唯一的手段,岂能依这小孩说的轻易颁布?他不愿意!

    (我必须让他知道在京都生活的困难。)

    对法皇而言,只要不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他都会开心的静观其变。政治是这么的神秘,就像在黑暗之处,触摸妇人神秘的裙摆内,等待她尖声喊叫的那种诡异愉悦吧!

    2

    在渡殿【注:联系两座建筑物的走廊上之房间】一角,白梅已经开始绽放。

    法皇第二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就在屏风中感觉到了。他的嗅觉像狗一般敏锐。

    “梅花开了。”

    他对拿洗脸盆来的命妇【注:官居五位以上的宫女】说道。命妇吓了一跳。

    吃完早餐后,他听侍臣报告昨晚的事。听说木曾义仲下午从京都逃往近江,被追到湖畔的松原,在粟津被射杀致死。

    “他死了吗?”

    法皇把脸凑近香盒,闻著香气,故意用很哀伤的口气说。义仲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只不过死了一个该死的人而已,还是谈谈昨天那个叫义经的年轻将领吧!

    “市区里怎么样?”

    他问的是治安。士兵们是不是像义仲进京时一样,开始胡作非为了?

    “没有。”

    听说军律很严,坂东武者不偷不抢,甚至不会在路上向女人搭讪。一切似乎都是出于将领义经的规范。

    (有趣的少年。)

    法皇这么想。

    “今天会比较忙碌了!”

    他指的是政务。

    义仲没落前发动政变,把摄政关白以下的公卿人事完全改变。现在必须把一切恢复原状。

    法皇逐条下完命令,接下来就要接见大臣了。不太宽广的临时御所里挤满了公卿,包括被义仲排挤的前关白、前左大臣、右大臣等人。

    大家开心的大声谈笑,对镰仓军团井然有序的军律赞不绝口。

    “赖朝真伟大。”前右大臣九条兼实等人这么说。

    被尊为京都最有学问的兼实,很难得的竟然在宫廷里称赞赖朝。赖朝就像兼实所说的,一派出军队,就对占领京都后的纪律一再叮咛。如果他们做了跟木曾军一样的事情,赖朝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政权也不得不崩溃。

    “这件事情很重要,如果你们胡作非为,你们的命也会丢了,占领地也会被抢走,还会累及亲族。”他一再叮咛。

    赖朝十分清楚,这一点关系著他的政治生命。

    可是,公卿以及京都的人们没看到这些。他们觉得一切是司令官义经的功劳,于是对这位年轻又默默无名的武将产生了无限感激与爱慕。

    “京都的女人都蠢蠢欲动。”公卿之一说。

    有人想要看一眼进入堀川馆的义经,有人在路上到处奔走相告。

    ──义经占了便宜。

    兼实等人如此认为。靠著镰仓赖朝的威力,使义经获得出乎意料的欢迎。

    传言或大大小小的批评,都经由茄子殿下之口,全部传进法皇耳中。法皇不只鼻子灵敏,耳朵也很灵光。

    “他还很会唱歌。”法皇下了结论。

    对法皇来讲,赖朝也许是今样的作者,可是,义经却是唱今样的歌者,而且,似乎还是个不可轻忽的名歌者。

    就在大家谈论之中,传报义经和哥哥范赖来到御所。法皇膝盖一顶站了起来,他最近开始肥胖的身躯显得很笨重。

    他在御帘里看著范赖。

    (像野猪饼。)

    喜欢替人取外号的法皇这么想。范赖的脸下半部鼓胀,下颚表皮松弛,像个四十岁的老女人。

    “你几岁?”

    法皇问他年龄,可是,只看到他低著头嚅动嘴巴,却不知道他在讲甚么。他应该还很年轻。

    法皇问他关于从镰仓出兵后,一直到近江粟津会战等事。范赖发出像笛子般尖细的声音,讲了一堆毫无头绪的话。法皇听得很累,沉默不语。

    (这是个愚人。)

    他想。跟聪明机警的弟弟义经比起来,真令人怀疑范赖是否同样是左马头义朝的儿子。

    (这么看来,我只要笼络义经就够了。)法皇想。

    就像先前笼络他们的叔父新宫十郎行家一样,他也必须想办法笼络义经。行家的弱点是异乎寻常地想要出人头地,喜欢耍阴谋。法皇便利用他的弱点,放他自由。在木曾政权的最后时刻,还和他一起玩升官图赌博,畅谈女人,把他驯得服服贴贴。

    ──义经的弱点在哪里呢?

    若要耍阴谋手段,就必须先找出对方的弱点。

    不过,坐在阶梯下的义经,像小孩要柿子干似的,只求道:

    “请下达院宣。”

    ──也许对他评价过高了!

    他全心全意的眼神,天真烂漫的嘴角,看来似乎都不是玩成人政治游戏的对手。

    (赖朝竟然派了这么奇特的人来。)

    法皇也觉得很好笑。

    本来赖朝认为,义经和范赖一样,根本无法在政治上发挥作用,所以才派京都的没落官吏中原亲能来辅佐他。亲能在京都时,担任斋院次官,是卑微的事务官,他觉得自己没有前途,想使自己运气好转,于是前往镰仓,在新政权下工作。他哥哥大江广元也抱著相同的想法,比他早一步来到镰仓,担任政务长官。

    “我已在考虑了。”

    法皇发出有点不高兴的声音。他们已在讨论讨伐平家院宣之事。这个年轻人并不知道,宫廷的事务是急不得的,那属于宫廷的权威范围。

    “我现在正在评估,请你等一段时间。”

    “臣惶恐,”义经说:“我可以说话吗?”

    “说吧!”站在木板窗外窄廊上的法皇侍臣说。

    义经用带点坂东腔的卷舌音开口了,他说话有点快。

    “义仲在京都时,院(法皇御所)对他下了讨伐的院宣,像搧火似的催他快点讨伐平家,既然可以下院宣给义仲,为甚么不能下给我呢?这又怎么说呢?”

    (这小鬼竟有这堆出人意料的小道理。)

    法皇怕了。不过,这可能是中原亲能这些落魄官吏教他的吧?义经的话很有道理,令法皇不知如何回答。

    “情况不同了。”

    “怎么不同?”

    “平家的势力更大了,他们控制内海,军队进出兵库,在一之谷筑城,人数一天天增加。”

    “那又怎么样呢?”

    义经像小狗般尖声喊叫。可是,在宫廷是不准高声喊叫的。廷臣们都站了起来,以嘘声发出斥责,硬要他退出宫廷。

    法皇回到御所后,召来大膳大夫藤原成忠,亦即茄子殿下。他到处搜集京都市或西国各地的传言,对平家的动静有最正确的情报。

    “再详细说一次。”法皇说。

    他身边还有个具有如明镜般智慧的右大臣九条兼实。

    “已经不是逃离京都时的平家了。”茄子殿下说。

    他们控制著西海,其威风姿态令人害怕,一时之间,连九州都顺服他们。可是,最近九州各豪族已开始反叛,转为中立,理由各不相同。源、平两家他们并不在乎,只抱持顺从天皇主义。一开始,因为平氏奉侍安德天皇,所以他们顺服平家,以来到九州的豪族大宰权少贰原田种直为首,包括肥后的菊池氏、丰后的臼杆氏、同出于丰后的户次氏、肥前的松浦党等等,全屈服在平家的威令之下,还为流浪的幼帝建造行宫。可是,后白河法皇仍在京都,而且重新立第四皇子为天皇(后鸟羽天皇)。

    ──平家的天子是不是假天子啊?

    他们开始产生这样的疑问,加上平家征收粮食很严苛,于是他们渐渐改变了态度。

    然而,比九州还接近京都,清楚京都情势的中国与四国,就大为不同。长年以来,这两个地方就是平家的地盘,因为了解京都,所以知道平家历年来的伟大之处,不会轻易改变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中国、四国毫无异议发誓效忠平家。濑户沿岸的豪族们,具有足以与关东匹敌的财力,而且拥有很多军船,可说是日本最大的海军军团。这些主要的豪族包括在阿波(德岛县)的阿部氏、田口氏、天野氏、井伊氏;在伊予(爱媛县)的河野氏;在备中(冈山县)的濑尾氏;在备后(冈山县)的额氏;在安芸(广岛县)的沼田氏;在周防(山口县)的大内氏、木上氏、船所氏;在长门(山口县)的纪伊氏。而纪伊半岛的豪族熊野湛增入道,虽然态度暧昧,还是加入了平家阵营。

    这段期间,平家军队也一再转移阵地。他们要移动很容易,因为已将军队化成一大支海军,以幼帝的座船为中心,将近千艘舰队在海上浮沉,绝对不以内陆为根据地。若以罗马史来讲,擅长陆战的罗马是源氏,海上王国迦太基则是平家。

    各港口都是平家的根据地。一开始,他们曾经停留在长门的赤间关(下关附近),等对战力有自信后,就靠近京都,前进到播磨(兵库县)的室津。现在更加接近,来到了兵库(神户)。

    兵库可说是京都的咽喉。平家如果进攻京都,可以取道兵库到西宫,再弯入西国街道,走出山崎山麓,进入京都南郊。兵库和京都之间只有七十公里。

    (可怕!)

    法皇对平家的势力以及进攻京都的计划有很高的评价。

    平家在兵库的一之谷海岸筑城,看来似乎很难攻陷。

    一之谷海岸是非常狭窄的沙滩,窄到一个武者骑著马,要很勉强才能通过的地步,山势深入海中。若以一之谷的城户为后门,那么,与大门生田的城户,距离有十二公里远。在这么长的城郭内,还有平家的旧都福原,以及留下遗言“拿赖朝的头来祭我”的清盛的坟墓。而城不仅是在陆地上,从海岸到海湾,还可以停泊千艘军船,兼顾海陆,可说是日本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军团。

    “有个商人提到,兵库的天空与海洋布满平家的旗帜,好像漂浮著整片红色彩霞。”茄子殿下说。

    “这样啊……”

    法皇想像著这壮观的景象,甚至感到全身战栗。平家有十万大军的传言甚嚣尘上,也有人说是五万大军。由于聚集了西海武士,再怎么少,也不会低于二万名才是。

    但是,源氏的士兵人数呢?范赖、义经进攻京都的军队,出乎意料的只是支小部队,两人的士兵加起来,才只有三千名。赖朝使法皇对他寄与很高的期望,现在法皇却失望了。三千名士兵无法成为使政治安定的铅坠。

    “只有平家的七分之一。”法皇喃喃念著。

    问题就在这里。正因为如此,他更不能轻忽大意,贸然对源氏下达院宣。如果下达讨伐的院宣后,平家战胜了,后白河法皇就无计可施,以后很难再讨好平家。

    “坂东武者强悍到足以打败多他们七倍的大军吗?”

    “那是不可能的,”茄子殿下说:“胜算很低。”

    茄子殿下以前曾经是马房总管,所以很懂马。

    “人数相差悬殊,而且,在坂东骑马跟在近畿、西国骑马,是不同的。”

    他说出一件奇妙的事情。附带一提,坂东武者擅长骑马战,平家武者擅长海战。但坂东武者擅长的马术,几乎无法在日本西方奔驰。

    坂东是一望无际的广大平原,原野很多,牧场也多,马匹可以自由自在活动,骑兵也能灵活发挥自己的优点。

    可是,西日本就不同,尤其近畿附近地形复杂,人口又多,几乎要利用到每寸土地来耕种。而且水田也多,马必须在田畦间奔走,田地的土壤会绊到马蹄,令马儿无法自由行动。

    这对源氏很不利,他们无法尽情发挥擅长的骑兵威力。

    “不错!”

    坐在首座的右大臣九条兼实点头。

    兵力悬殊以及骑兵威力削弱这两点,使源氏势必败北。

    胜败已经很清楚了。

    连比较倾向镰仓的兼实,当夜都在日记里这样记载著。源氏会败吧!

    法皇开口了。

    “怎么办才好呢?兼实,你说。”

    这位智者想了一下,然后回答:

    “和睦相处吧!”

    他继续说道:

    “下院宣与敕命,要源、平和睦相处,让平家也进京都来,命令源、平今后像以前那样,一起服侍朝廷。”

    “回到平治之乱以前那样吗?”法皇说。

    兼实点头。

    这位倾向镰仓的公卿心想:

    (这对赖朝应该是种幸福吧?否则照现在这样,源氏将会灭亡的。)

    这是为镰仓著想的策略。

    “要朕来调停吗?”法皇满意地说。

    法皇最爱搞这种政治。

    “问题是……”

    神器被平家带走了,这是朝廷最大的困扰。

    附带一提,记载皇统传说的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也有关于神器的神话。皇室的始祖天照大神,让孙子琼琼杵尊降临于地上时,亲手把神镜、神剑、神玺交给了他,作为自己的象征。若根据滝川政次郎博士所说,他以前在朝鲜的乡下,曾看过巫婆以这三种道具为降神的作法用具。若相信记纪的记载,就是古代巫子的权威天照大神,将自己最重要的作法用具送给了孙子,后来所谓的天孙降临到瑞穗国,建立国家,他的直系子孙就创建了日本皇室。

    三种神器自古一直是皇室的传家之宝。崇神帝还将神器分散,当成神来祭拜。后来,镜子放在伊势神宫,剑放在热田神宫,神玺放在宫中,分开供奉。

    因此,才必须制造仿造品,以仿造品为继承皇位的象征,放在宫中。没有这三种神器,就没有完成登基的仪式。

    法皇很烦恼。

    义仲还健在时,法皇在京都立幼帝就没有这三种神器。神器跟著平家拥立的安德帝,在海上漂浮。

    ──不可以太刺激平家。

    法皇跟公卿们都这样想。这就是源、平问题的困难点。可以的话,他们希望循外交途径来解决,从平家手上顺利拿回神器,因此很自然的提出让两家和睦相处的建议。

    3

    义经住在堀川馆内,这是栋占据六条堀川之北的广大屋邸。义经一进入京都的同时,就迅速派人去占领这栋房子,不想被哥哥范赖抢去。

    “我还以为九郎殿只会打仗,原来对这种事情也很敏锐。”

    源氏其他的将领中,也有人对这件事皱起了眉头。义仲也住过堀川馆。在京都的房子中,没有比这栋建筑物更适合武将居住了。其中有好几栋马廏,也有很多栋可供随从居住的房子,而且,西方的堀川河成为天然的护城壕沟,围墙又高,是市内最好的屏障。京都人都说这栋房子是:

    ──源氏历代之馆。

    建筑物虽然经过数度改建,可是,在源氏栋梁的族谱中,古代的八幡太郎义家住过这里,义经的祖父为义以及亡父义朝也住过,在此处理京都的政情。

    镰仓的哥哥赖朝少年时代也是在这栋房子里度过的。讲得夸张点,堀川馆可说是源氏的圣地。

    “进入京都后,我想住在堀川馆。”

    义经在突破宇治川之前,就对武藏房弁庆这样说。他只是基于一种想住在亡父的房子里的情绪,义经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这种情绪为行动的能源。

    但别人可不这么想。

    “他胆敢压制哥哥范赖吗?”大家都这么认为。

    也难怪众人会这样想,只有源氏的栋梁才能住在堀川馆。此处本来应该是赖朝的府邸,可是,既然赖朝在镰仓,那就应该是范赖的住所才对。但义经却快速的抢走了。

    范赖不得已,只好住到别栋房子里。

    “蒲殿下人真好。”源氏的幕僚们说。

    奉赖朝之命跟著义经的军监梶原景时等人,对义经的批评很尖锐。

    “对九郎殿下不可大意。”他们甚至这么说。

    他们认为义经占领堀川馆,是出于政治上的企图,他既然有超越范赖的气势,难保不会偷偷想要超越长兄镰仓殿下。他们还如此放话:

    ──他是个讨厌的男人。

    景时一直以这种印象来看义经的高傲。一个无知又没有教养的人,只因为权高位重,就对幕僚采高压式的说话方式。

    梶原景时住在距离堀川馆很近的六条延寿寺。当义经派使者来时,他甚至还嘱咐来使:

    “告诉九郎殿下,要他来这里。”

    照景时的阶级解释,义经和景时并不是主从关系,他认为两人都是镰仓殿下的家臣,阶级相同。但义经似乎以为自己是主人。

    他不承认义经的能力。

    “奥州长大的小冠者!”

    他还曾经放肆地这么说,并故意让义经听到。就与赖朝之间的关系来看,他认为自己比义经要深厚多了。

    景时是镰仓殿下的恩人,而且还是救命恩人。

    赖朝在石桥山举兵败北时,景时当时在敌方阵营,与其他将士一起搜索赖朝。当景时看到赖朝躲在朽木后面时,他不露声色,假装没看到,带领自己的搜索队往别的方向而去。景时让赖朝捡回一条命,也暗暗打开了自己将来的命运。时势正如他预料的改变了。景时以恩人的身分被召请到镰仓,成为受赖朝特别恩宠的人。景时认为,从奥州流浪而来,对赖朝举兵毫无功劳的义经,根本跟自己没得比。

    而且,景时觉得这个小冠者跟自己的教养也截然不同。

    “听说九郎殿下是京都出生的,他会吟咏和歌吗?”他对部下这么说著。

    事实上,景时在大部份连字都不会写的坂东乡下武士里,算是个异数,他不仅善于吟咏和歌,而且文藻丰富,上奏文一下子就写好了。此外,他还是个无与伦比的辩论家。喜欢教养的赖朝,也非常敬爱景时这方面的才华。

    景时也有谋略之才,对赖朝而言是个可以谈秘密的人物,这是景时的才华,也是他的性格。有些人会觉得景时很阴险,对他敬而远之,可是,赖朝正在进行的权谋政治,却需要景时这样的人才。

    例如,赖朝曾将景时用在以下的目的上──

    为了消灭义仲,赖朝派出西征军。

    有一晚,他把景时叫来,秘密命令:

    “杀了广常!”

    景时有点惊讶。上总介广常是镰仓要人中的要人。

    广常在赖朝举兵时立过大功。赖朝在石桥山举兵败北后,过海逃到房总半岛,预备再度起兵,后来北上驻扎在隅田川畔。上总介广常率领号称二万士兵的大军前来依附。赖朝当时只有数百名士兵,二万名士兵壮大了赖朝的声势,使放逐者赖朝声势大噪,关八州各豪族都争先恐后来加入。广常对赖朝来讲,可说是大恩人。

    当然,在镰仓政权建立后,广常的态度也变得很自大。

    ──佐殿下(赖朝)会有今天,都是我广常一根手指造就出来的,大家可别忘记了!

    他到处这样宣称,对赖朝及其岳家北条氏也很无礼。赖朝和北条时政对广常的渐渐坐大感到不安,这时候,流言开始传出:

    ──广常似乎企图叛变。

    这流言恐怕是北条氏制造出来的,并在赖朝耳边不断鼓噪说是事实,想使赖朝失去判断力。谣言越演越烈,甚至传出消灭义仲的西征军后,镰仓兵力减弱,广常想利用此时叛变。

    赖朝相信了。这是有可能的,而且,功劳过大的广常在世上消失,应该有利于赖朝的权力运作。

    ──杀了他!

    赖朝一再嘱咐梶原景时。他当然不是要光明正大派军队去消灭他,而是要用计。谋杀是赖朝以及他的政权中根深柢固的性格,而最适合担任谋杀者的就是景时。整个镰仓,再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进行这秘谋。

    景时去拜访广常,跟他玩升官图。由于有下赌注,所以广常弯曲著身子,很热切的看著盘面。看到他沉迷的姿势,景时马上跳了起来,越过升官图盘,当头砍下。广常当场死去。

    ──连看都来不及看。

    当时景时的太刀技术之快,传遍整个镰仓。景时也赢得武勇的名声。

    完成这任务后,景时离开镰仓,追上义经的部队。难怪他会获得赖朝的宠爱,因为他正站在镰仓血腥政权的中枢地带。

    镰仓政权的公职是侍所之司。所谓侍所,可说是掌管陆海军的部门,司就是次官,长官则是别当。这时的别当是和田义盛,他被任命跟著范赖,景时则跟著义经。这是个掌管镰仓军务的重要职务,以景时的地位,并不须要对义经客气。

    而且,景时从镰仓出发时,赖朝还对他说:

    “义经过于爱表现,你要控制住他。”

    赖朝认为义经的性格很激烈,爱抢功,独断独行,因此必须派景时去严密监视,这是景时的公务,也是赖朝的密令。

    “景时善于会战。”

    赖朝也著眼于这一点。赖朝还不知道幺弟义经的能力。

    但他十分明白景时的能力,而且还有凭证。义经军突破宇治川防御线的时候,才一踏上对岸河边的沙地,他就已经派出飞脚向镰仓的赖朝报告战胜的消息。而且每次战斗一结束,就向镰仓送出战斗结果。这是他们跟镰仓之间的通信方法。

    然而,义经派出的飞脚只说:

    “战胜了。”而略过具体的内容。

    不只是大将义经送来报告,梶原景时也送来报告,涉谷重国、安田义定也会送来,甚至甲斐源氏的忠赖、下总小山乡的小山朝政,土肥乡的土肥实平等,也会送上报告。这么多的飞脚带著战胜报告,从京都往镰仓奔去,约七天可抵达镰仓。

    附带一提,关东军团就像平家或后世大名的军队一样,不是受一位大将统率的军队组织,而是坂东土豪的集合体。虽然总大将是义经,可是他的统治权很弱。土豪们跟义经一样,甚至站在近乎平等的立场上,接受镰仓赖朝的统治。因此,战胜报告不是由义经统一发出,而是各自派人向赖朝报告。

    赖朝在等著。

    他把最先到达镰仓的三个人,召集到镰仓府北面的石坪,听他们口头报告。

    ──战胜了。

    只知道这结果。

    “义经派来的、范赖派来的,只不过都说些自夸的话。”

    赖朝失望了。身为总帅的赖朝想知道的事,他们一个都没有报告。

    但是,由梶原景时派来的飞脚,略晚进入镰仓,他不是口头报告,而是带著景时亲笔写的文件。那是本大部头的战斗报告书。赖朝打开这份文件,感到很惊讶,这份报告真是详细啊!

    其中不只描写战斗经过,连敌方木曾军战死者和失踪者的名字,都巨细靡遗的记录下来。赖朝感叹著:

    “景时的思虑真是神妙。”

    赖朝认为,西征诸将中,只有景时才知道甚么叫军事。

    他自然不知背后因由。景时知道在远方的赖朝期待甚么,对甚么事情感兴趣,于是根据这些写了这份战斗报告书。

    在宇治川的渡河战一开始后,景时就把战斗交给儿子源太景季,自己则拿著纸笔,就像后世的随军记者般,到处跑来跑去。为了找材料写文章,他自己没有参与战斗。可是,他送给赖朝的那篇名作中,却给赖朝一种印象,好像从渡河战到京都巷战,在战场奔驰打杀的都是他一个人。在他的战斗报告书中,连提都没提到义经的功劳战绩。

    4

    义经进入京都的第二天,便邀请景时开军事会议,地点是堀川馆。

    范赖和其军监土肥实平也来了。这栋房子可说是源氏的纪念建筑物,因此成为开军事会议的场所,可是,事实上,却连范赖都受义经的邀请前来。

    “这是怎么回事?”

    景时很生气。召开军事会议必须先跟军监商量,义经却独断独行。

    可是,景时不得不去。他故意迟到许久。

    主座上是范赖,然后是义经、土肥实平、中原亲能、畠山重忠等人,已经开始讨论议题了,主要在谈讨伐平家的院宣。义经抬起白皙的脸,咬著嘴唇,焦急的神色十分明显。

    ──最重要的院宣没有下来,院的态度不够积极,怎么办才好?

    简单的说就是这样。

    “平三(景时的通称)!”

    义经转头看他。这简直就像在叫随从,使景时气得闹别扭。义经询问他的意见。

    “蠢!”景时大声说道:“这甚么蠢话?我们是镰仓殿下的家臣,可不是院的家臣,有没有院宣都是枝节小事。”

    这个出乎意料之外的意见,使大家十分惊讶。

    景时接著阐述自己的意思:

    “在讨论院宣之前,还有个应该考虑的问题:镰仓殿下是否真的命令我们去讨伐平家?”

    大家听他这么说,顿时松了口气,这倒提醒了大家,赖朝派出西征军,只命令要消灭义仲,并没有提到要讨伐平家。

    ──怎么样?

    景时看著在座的每个人。他会提出异论,当然是故意跟义经作对。

    可是,土肥实平反对。他认为,命令中当然包含讨伐平家,现在不该怀疑这一点。

    “景时,你疯了吗?还是你怕平家?”实平说。

    景时冷笑。

    “疯的是你们。你们难道想要不顺从镰仓殿下的旨意,任意而为吗?”

    “你说甚么啊?”

    两人吵起架来。

    两人对命令的解释不过是抬杠罢了。最后,吵不过的梶原景时终于喊了起来:

    “你们根本不懂战争!”

    景时认为,在进攻京都一战中,己方也有损伤,必须请镰仓补充兵力才行。而且,对手不是木曾,而是平家。传说他们有十万士兵,而己方士兵还不到三千,若卤莽出兵是很危险的。必须等镰仓增援,派出必胜之军才行。

    “到那时再来谈院宣的事情。”梶原景时说。

    大家一听之下,纷纷觉得有道理。主席范赖问道:

    “那就派使者去镰仓吧?”

    他一说,坐在隔壁的义经身子激烈的颤动著。

    “没有用的。”他尖锐的表示。

    敌人都已经来到兵库了,近在眼前,却还要向后方请求增加兵力,这真是耻辱啊!军事会议没有结论,傍晚就散会了。义经越来越焦急。

    赖朝派遣的文官中原亲能很同情义经。

    “向公卿们运作吧!”亲能提出另一个方法。

    这是京都的政治风气,他认为,若半夜拜访公卿们,个别说服较有力者,院宣应该会很快下来。

    “可是,我一个人奔走,效果不大,还是请御曹司跟我一起去。”他说。

    义经那一晚就在亲能的带领下,展开行动。接见义经的公卿们,都对这位年轻人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清纯气质,深有好感,纷纷答应要帮助他。

    第二天,法皇召见义经。义经穿戴著风折乌帽子和红护胸盔甲前来,他这身打扮立刻让法皇掀开了御帘。

    (奇特的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每次来御所晋见法皇,都穿著不同颜色的盔甲。这当然是因为他拥有很多件盔甲,不过,他似乎也对穿著有极优秀的眼光。这一点令法皇欣赏。

    兼实等陪侍身边的近臣,这天早上不厌其烦地对法皇提起院宣之事,法皇心里已经决定要下院宣了。

    “我会下达讨伐的院宣给你,可是,我不要你们作战,我要的是那三样神器。”法皇说。

    他表示还有另一项秘密计划,即下院宣给兵库的平家:

    ──你们跟源氏要和睦相处。

    因此,他已派院使携静宪法印【注:代表法皇的官印】赴兵库。

    “你别误会。”

    法皇解释,由自己来调停,可以安抚平家,尽量避免刺激平家。如果不这么做,不晓得平家会如何处置三样神器,所以才采取这种方式,希望源氏能够了解。

    “明白了吗?”法皇意味深长的说。

    这种处理方式具有策略上的效果。平家若开始和平谈判,他就可以先松口气,然后慢慢再想战略。

    “你了解其中的微妙吗?”

    “我不了解!”年轻人不愉快地说。

    简单的说,法皇要用和平院宣欺骗平家,然后源氏再趁他们疏忽之际加以攻击。而且,听法皇讲话的口气,好像源氏该对他感恩似的。

    义经认为,这一切都没有用。以他的唯美意识,他希望能堂堂正正以战争解决,而且他也有自信能战胜。

    可是,这位年轻人并不熟悉宫廷,甚至不敢跟法皇抗辩,他还听说和平劝告使携著静宪法印,在今天早上已经离开京都了。

    ──无法阻止了。

    义经沉默地在阶梯下这么想。这时候的沉默,等同于答应。

    “义经,记住,我非常替源氏的利益著想的。”

    法皇又在卖他的恩情了。义经把身体压得更低。

    (他这副可怜样,该怎么说呢?)

    法皇想。

    他想起以前在自己眼前出现的武臣源义朝、平清盛、平宗盛、木曾义仲等人的模样,这位年轻人天真、清秀的样子,实在无法令人想到同样是武门之辈。

    但是,也因此让人感到有点不可靠。这年轻人带著一小队源氏军,真的能够打赢平家的大军吗?

    “义经,你打得赢吗?”

    法皇忍不住问他。

    义经抬起头。

    (他生气了!)

    法皇看到义经眉间的神色后这么想。

    就连这么直接的生气,在这年轻人身上都显得可爱。院宣在正月二十六日颁布给范赖和义经,这是入京后的第六天。

    义经当天就开始行动。

本站推荐:十字军骑士弃儿汤姆琼斯史基地边缘大象的证词曾国藩传野鸭少年不连续杀人事件德意志人欧洲文明史

镰仓战神源义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555文学只为原作者司马辽太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司马辽太郎并收藏镰仓战神源义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