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屋岛

推荐阅读:赣第德曼殊斐尔小说集涡堤孩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日本侘寂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意气”的构造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555文学 www.555wx.com,最快更新镰仓战神源义经最新章节!

    1

    “镰仓的美在于秋潮。”

    京都出生的谋臣大江广元曾经对赖朝这样说过。由比滨一到秋天,海的颜色就蓝得令人惊讶。

    这个时候,讨伐平家的远征军从由比滨出发了。

    总司令是赖朝的弟弟范赖。

    路途很远。

    要从山阳道的长门(山口县)进攻到九州,坂东武者进行这么壮大的远征,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吧!赖朝对范赖以及这支远征军,表现出很大的情义,还开了盛大的饯别会,出发时并亲自送行到镰仓郊外坡下的稻濑川附近。

    (京都的义经会怎么想呢?)

    这是赖朝担心的事情,不过,他多少有点得意的心态。那个浮华的男子在京都受到欢迎,就搞不清楚自己的身分,擅自接受朝廷的官职,背离镰仓体制,成为朝廷的警察长官检非违使。那不就等于是镰仓的叛徒吗?

    可是,义经不仅没想到自己是镰仓的叛徒,甚至好像还无法理解赖朝为甚么生气。

    (他如果不是笨蛋,就是疯子。)

    赖朝这么想。

    管他是笨蛋还是疯子,赖朝最伤脑筋的是,义经具有在战场上演出奇迹的才华。更伤脑筋的是,他屡次建立的战功证明了这份才华。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天才,整个京都因为他的才华而沸腾,他赢得了京都人的喜爱。自京都创始以来,在那些小气啰唆的公卿及庶民心中的,除了义经之外,再也没有人获得那么多喜爱了吧?

    (异常的受欢迎,会创造出危险的人物。)

    赖朝的政治顾问大江广元对照中国历史,举出很多的例子,这样告诉赖朝。

    大概是因为这句话徘徊脑中,这个晚上,随著夜深人静,赖朝对义经的担心,转变成另一种形式:恐惧。

    (他会不会在京都独立呢?)

    赖朝恐惧这件事情。

    后白河法皇会不会笼络义经,组成京都源氏,就像上个时代的源三位赖政一样,把源氏势力一分为二,然后图谋毁灭源氏势力。若是以前的义经,赖朝多少可以控制他的行动,可是,现在的义经是“朝臣”。而赖朝又任命范赖为追讨平家的司令官,义经一定更恨赖朝了吧!

    (药力是不是太强了呢?)

    赖朝夺走义经追讨平家的资格,本来想要借此惩罚他,可是,搞不好会因此引发别的效应。

    (镰仓会瓦解。)

    赖朝甚至这样想。他睡不著了,在深夜里派使者去叫大江广元前来。

    广元来了。

    “晚上别想事情!”

    广元小声指摘他这种习惯。广元认为,晚上想事情会使心趋向消极,把事情往不幸的方向想,甚至联想到毁灭,想事情必须在有太阳的时候。这是武卫(赖朝)的坏习惯。

    “可是,怎么办才好呢?”

    “我有个办法。不过,等明天早上我来拜谒你的时候再说。”广元退下。

    他遵照约定,第二天早上来拜谒赖朝,说出他的办法:

    “让义经娶妻,而且,还要是跟你渊源深厚之人的女儿才好。”

    他的意思是用这个方式来监视义经。赖朝拍手叫好。

    “好主意!”

    他没办法马上想出适当人选。这类事情,非得跟妻子政子商量不可。他立刻告诉政子。

    “我不管!”

    政子打心里不喜欢义经,她丝毫不感兴趣。对政子来讲,她关心的是娘家的亲弟弟义时、泰时,而义经这个人,有甚么事情也跟她无关。

    赖朝命令左右:

    “叫比企尼来。”

    比企尼对赖朝来讲,是世上最重要的女性之一。她是把赖朝从小抚养长大的乳母。

    比企尼出身于武藏国比企郡(埼玉县)拥有广大庄园的大族,很早就附属在赖朝亡父义朝的麾下,赖朝出生时,比企氏的妻子来到京都当他的乳母。义朝去世,赖朝被放逐到伊豆之后,比企尼对赖朝的爱还是不变,二十年来,不断从比企送米来给赖朝,支援他和部下的生活。

    赖朝统治关东后,立刻接比企尼前来镰仓。

    “今后,我不会让您有任何不自由之处。”

    他们彼此执衣而泣。后来,比企尼的养子比企能员在镰仓府受到重用,都是赖朝为了要报恩所为。

    这尼姑就住在镰仓的府邸里。她马上来了,坐在屋边回廊上。赖朝提到要为义经娶妻的事情。

    “您有没有认识年纪刚好的女孩呢?”

    他这么一问,尼姑马上就高兴得要跳起来似的,说道:

    “河越的孙女怎么样?”

    河越就是指河越氏,是武藏国入间郡河越(现在的川越)的大族。比企尼的女儿嫁给现在的主人河越太郎重赖后,生了一个女儿,现在已经长大,名字叫乡。

    “好!”赖朝慌忙点头。

    据说她很聪明,个性又温和。赖朝一决定,马上派飞脚去京都找义经。

    “我以前就想帮你办这件事情了,现在已找到适合的女孩,会尽速让她上京都。”

    这是飞脚传递的讯息。

    赖朝怕义经在京都娶妻。如果他娶了京都公卿的女儿,这个危险人物就会更加京都化,甚至透过妻子的娘家,跟法皇结合得更紧密。

    “可是……”乳母越来越不安了,“河越风俗的女孩能当贵府御曹司的正室,自是可喜可贺,可是,却太可惜了!”

    “河越风俗又怎么样?”赖朝问。

    “不会错的。义经并不是像平家那种旁系或公卿,只是我们的家臣,跟河越一样都只是家臣,然而,就田地和部下的多寡来讲,河越可就比他强大多了。”

    (若河越的女儿嫁过来,他们就会知道义经是我的甚么人了吧!)

    赖朝想。

    2

    范赖的平家追讨军行列整齐优美地进入京都,时值八月底。京都因源氏的常胜军到来而沸腾。

    可是,负责京都治安工作的义经,只到京都郊外的粟田口去迎接,接下来就不现身了。他托词感冒,一直躲在六条堀川馆里,也不去见范赖。他的个性简直就像小孩子。

    “奇怪的人!”

    好几次像吐口水般吐出这几个字的,是此次担任范赖军参谋长的镰仓侍所别当和田义盛。

    义盛是三浦党一族,很难得有人能如此完整地把坂东武者这特殊人种的行径,表露无遗。

    在作战的时候,他勇猛无比,非常有廉耻心,为了弓箭的名誉,死不足惜。而在平时,因为这份名誉心过于露骨,所以常会因小事与人相争,或做无谓的铺张,莫名的想说出他的欲望。

    顺便一提,和田义盛是从赖朝起兵时就在一起的同志,当时,赖朝在石桥山举兵失败,逃往房总半岛途中,在海上遇到和田义盛的救援部队,才获得重生的机会。义盛在船上对赖朝说:

    “我们家乡的俗话说,想要食物的人,就要先拿出碗。就像现在这样,佐殿(赖朝)被逼到绝路了。我可以在这个时候求取将来的恩赏吗?”

    由于他的态度天真纯朴,赖朝忍不住笑著点头。

    “说吧!”

    义盛表示,以前归在平家麾下时,必须去京都轮大番的工作,可是,那是看在平家的军奉行忠清壮大的声威才去的。在六波罗的忠清门下,各国有名的武士都弯腰恐惧出入其中,那种热闹繁荣的景象,至今还犹在眼前。如果将来佐殿取得天下,可不可以让自己担任军奉行呢?

    赖朝捧腹而笑。

    “好!我答应你。”

    他们有了这样的约定。赖朝在镰仓置府时,依照原先的约定,马上让和田义盛担任侍所别当,是平时的军务长官,也是战时的总参谋长。义盛这次远征,是自愿当范赖的辅佐者。

    “甚么程度的感冒呢?”

    义盛问。别人告诉他,义经好像是假病,并没有躺卧在床。

    “我要去跟他讲话。”

    和田义盛就是这种人。他率领部下,穿著军装,往六条堀川而去,猛然进入门里。

    府邸内有棵很大的柿子树,叶子开始转红。他看到义经就在老树干的另一边,好像在吃栗子。

    “御曹司,听说你生病了。”

    义盛主动跟义经攀谈,可是义经却敏捷的站起来,不发一语往内走去。

    “你要逃吗?”

    和田义盛发出丹田之声。这句话好像刺激到义经,他发出紊乱的脚步声,再度跑出来,翘起他的小屁股,盘腿坐下。

    “我不是要逃!”

    义经的眼里闪著怒光。

    “听著!”他离开位子,说明理由:“原因在于你的无礼。”

    义经表示,面对镰仓殿下的弟弟,竟然在院子里站著向他说话,这算甚么?应该跪下说话才是。他是因不想出声责备,所以才假装没看到而往里面走。

    “这算甚么!”和田义盛气得盔甲颤抖:“我和田义盛只对镰仓殿下跪著说话。我义盛是镰仓殿下的家臣,你也一样只是家臣,哪有家臣向家臣下跪的规矩呢?”

    (我终于说了!)

    义盛觉得这番话说得很痛快。义盛的郁闷几乎是所有镰仓武士的感觉,义经在坂东不受欢迎的程度,也早已经是公认的。

    其实,先前在木曾会战或一之谷,义经率领的坂东武士中,有些不听义经的命令,大部份都被处罚了。被处罚的人都很愤慨。

    “哪有这种不合理的事情?”

    他们争相怒骂,向赖朝诉苦。关于这一点,赖朝也很生气义经的越权。在镰仓的制度上,只有赖朝有处罚家臣的权力,义经无权。义经能处罚的,只有自己的随从。

    然而,义经却毫不在意的破坏规定。

    坂东的家臣是以亲戚、有渊源者、姻亲等关系扩大组合而成。只要处罚一个家臣,就会引来全族的怨恨,并会在姻亲中传播,会树立更多意想不到的敌人。这一点,也是义经在镰仓不受欢迎的原因。

    “这些话,我很早以前就想对御曹司说,可是镰仓殿下……”和田义盛说:“我是侍所别当,侍所的任务不只是指挥作战,还要调查家臣的军功以及在战场上的功过,然后向镰仓殿下报告。我今天来这里,是以侍所别当的身分来的。”

    义经既然是家臣,那么,担任别当的和田义盛就是管理、监督家臣的上司。就这个意义来区分上下的话,义盛的地位还高过义经。义盛认为,义经必须尊重他,更别提要他下跪。

    (你讲甚么!)

    义经生气了,可是,很难得的,他竟然忍住了。义经现在已惹恼哥哥赖朝,搞不好和田义盛就是仗著哥哥的权威来的。他想,要是跟此人吵架,不知道会有甚么后果。

    “可是,义盛……”

    他用小而平和的声音表示,自己是已故义朝的儿子,现在镰仓殿下的弟弟,难道不算尊贵吗?和田义盛保持沉默。

    (乡下人不懂世故。)

    义经如此理解对方的沉默,所以他举出平家的例子来说明。以平家来讲,义经的位置是清盛的弟弟经盛、教盛、赖盛、忠度这类旁系。平家全盛时期,这些人多么尊贵啊!他这么一说,和田义盛渐渐抬起头来。

    “要是镰仓听到你怀念平家时代,会怎么想呢?平家是平家,源氏是源氏,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义盛这么说。

    根据赖朝的方针,源氏中尊贵的人,只有赖朝一人,这是赖朝的统治原则。对赖朝而言,就像他追杀义朝的弟弟志田义广或新宫行家一样,甚至可以说全族都是敌人。

    “小太郎!”义经用这通称来称呼这个侍所别当:“听著!”

    “既然不用血统为尊贵与否的标准,那就必须用朝臣的官位。义经已经是判官了,加入朝廷的臣子行列中,是很尊贵的,而不过是一介关东地下人的和田义盛,就算说是镰仓的侍所别当,也是私设政权的私官而已,面对朝臣源义经,不下跪行礼,似乎不太对吧?”

    “这……”

    连和田义盛都无言以对。原来如此,若是朝廷的廷臣,就不配置在关东侍所别当的管理之下。

    (正因为如此,镰仓殿下对御曹司擅自接受法皇赐予的官位,才会这么生气。)

    和田义盛觉得,自己开始理解赖朝愤怒的核心了,可是他并未说出来。

    “总之,我是以镰仓侍所别当的身分来向你抱怨,你这位御曹司竟然托病怠慢了三河守(范赖)入京。”

    丢下这句话后,他离开义经的府邸。

    “你真能忍耐!”

    后来,武藏房弁庆夸奖义经。

    要是他当时跟和田义盛吵架,动刀抡枪,就不得不跟镰仓府断绝关系了。

    (不懂镰仓殿下的想法。)

    弁庆不得不这么想。

    如此打压义经的地位,甚至用政治手段弹劾他身为源家旁系的骄傲,岂不是要激起近畿武士拥戴义经与镰仓对抗吗?

    (可是,这是妄想。)

    弁庆慌忙赶走脑中的想法。义经并没有这种政治野心。

    范赖军在京都停留几天后,接受了朝廷下达的追讨平家官符,声势浩大地往山阳道走去。

    3

    要嫁给义经的河越重赖的女儿乡御前,在九月十四日来到京都。

    “是镰仓殿下做的媒。”

    就因为这种份量,在京都的镰仓家臣或义经的部下们,都来到山科迎接。义经则在六条堀川等待新娘到来。

    (河越的女儿吗?)

    一想到这点,他的心情就很不愉快。以义经的身分,应该娶京都有官位的下级贵族之女,或至少是源氏旁系其他名门的女儿才对。河越重赖的女儿,是属于家臣啊!

    (哥哥只当我是家臣吗?)

    义经感到心酸。而且,以习惯于京都生活的义经眼光来看,他根本对关东来的乡下女孩不感兴趣。

    弁庆也是来山科迎接的人之一。从对面四宫之森附近,有一列队伍走近。这个僧侣模样的大块头男子,也跟其他人一起下马。

    行列最前面是两名骑马武者,全队共有男女三十馀人,河越家的两个儿子率领这列队伍,其他还有几个骑马随从、几个徒步者,以及一些背运行李的人。乡御前就在行列的中间,用虫垂衣【注:覆盖在斗笠上的薄绢布,是妇人外出时用的,可盖住上半身。】覆盖住整张脸,侧坐在马背上,因此看不出容貌长相。不过,她的衣服很乡下气。

    (判官的男人运真差啊!)

    弁庆与其说是怜悯,不如说是觉得好笑。

    将整列队伍装饰得色彩缤纷的是八个侍女。八人都对弁庆这群迎接者郑重弯腰行礼,其中只有一个人权位特别高。

    (是不是那女人呢?)

    弁庆突然有某种直觉。他猜测,乡御前的侍女中,一定有一个人受赖朝或其妻北条政子的命令,向镰仓报告义经的情况。

    他向河越家的随从询问,果然,只有一个女人不是河越家的仆人,以前是政子的侍女。

    “你叫甚么名字?”

    “月代御前。”

    “三郎!”

    弁庆催马来到同伴伊势三郎义盛身边。

    “你的女人决定了!”

    他没头没尾讲了这句话,表情很认真。

    “啊!”

    伊势三郎一副刚睡醒还没清醒的表情,懒懒的点头。他有这样的义务。其实,前几天,弁庆就事先召集随从,对他们说道:

    “镰仓殿下怀疑判官。这次娶乡御前,恐怕就是想监视我们。可以不必管乡御前,不过,她的随从中,很可能有别有企图的人。”

    “同意!同意!”

    大家纷纷点头。弁庆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各找一个人为目标,建立亲密关系。”

    伊势三郎过去虽是强盗,可是他外表清秀,令人难以联想到他的出身。他在战场上勇猛作战,一旦穿上寻常衣著,却优雅得让女人们误以为:

    ──他是北面御侍(法皇御所的亲兵)吗?

    “我当强盗的时候,从来没有诱拐过女人。”

    伊势对这一点很自豪。都是女人主动找上他的。

    “那女人只有你搭得上。”

    弁庆鼓励著伊势。伊势毫不做作地点头。

    “那个女人吗?”

    他在马鞍上扭头往后看。

    “她似乎小得出乎意料之外。”

    他好像在品评茄子或竹笋,对这方面的事很生疏的弁庆,觉得这说法很好笑。

    “可不能太大意!镰仓的威势似乎给她很强的后盾,她的权力可能很大。”

    “不简单吧!对了,她叫甚么名字?”

    “月代御前。”

    “好艳丽的名字。”

    月代是指月亮升起前,在山边渐渐染上黄金色的现象。

    接下来的四半刻钟,众人都没看到伊势三郎义盛,也没看到月代御前。

    (手脚真快啊!)

    弁庆伸了伸舌头,多少感觉有点不愉快。同伴中有人善于此道,实在不太好。

    伊势直到晚上才回京都,跟弁庆一起值夜班。

    “怎么样了?”

    弁庆问。

    可是伊势却好像忘了似的(这就是他装腔作势之处),只说:

    “那个女人的事情吗?有点麻烦了!”

    那时候,他们离开队伍,下了斜坡,伊势带著她在茶屋休息。为了解渴,他拿出甘酒,当然也倒了一杯给月代御前。伊势用忧郁的表情拿起漆板上的碗。女人注视著伊势,然后点头说著:

    “辛苦了!”终于也拿起了碗。

    “里面放了千僧。”伊势对弁庆说。

    这是盗贼对旅行者常用的手段,把千僧这种药粉放在酒或水里面,吃下后就会肚子痛,头昏目眩。盗贼再假装惊讶,去照顾旅行者,事实上是偷旅行者的财物。

    “坏人!”

    弁庆露出不快的表情。难怪镰仓的家臣们会说:

    “判官的随从都是一些像妖怪似的人。”

    “我出身就是干这个的!”伊势对弁庆说:“你现在是判官的随从,但以前还不是叡山的僧兵?还不是做尽坏事,被赶离京都?”

    “我有我的志向。”

    弁庆安静地做出意义不明的辩解。

    “接下来呢?”他要伊势继续说下去。

    月代御前当然脸色苍白,喊著肚子痛。可能是很痛吧?因为她把伊势的手都捏青了,当然也无法跟队伍一起走。

    “别担心!”伊势三郎义盛对她说:“我对医术有点心得。”

    然后他稳重的照顾她,请队伍先走,自己跟病人一起留在茶店。

    他从怀里拿出一个可疑的药丸。

    “这是京都西北方敕愿寺志明院的山寺调制的,恐怕连天子都用这种药,请服用吧!”

    他温柔的让她服下。根据经验判断,吃下千僧后,病症持续小半刻就会好。

    “还是没有好嘛!”

    可能是旅徒劳顿,她持续痛了两个小时,后来好像舒服多了,终于睡著了。

    “然后呢?”

    “就让她睡了。”

    “然后呢?”

    弁庆不敢问下去了。他能料到接下来这个盗贼对月代御前做了甚么。

    “等一下!”

    伊势从弁庆的表情知道他的想法,慌忙摇手。

    “不是啦!我只是陪在她床边而已……就这样而已。”

    “那就好。”

    “和尚,你这样讲,可就跟当初的说法不一样啰!”

    明明是这个和尚要自己去跟月代御前私通,现在凭甚么来责备自己的行为呢?

    “不是啦!你的做法不好。”弁庆说。

    伊势的做法实在太吻合世人严酷的批评:义经的部下都是一些无赖汉。就连自己人弁庆都觉得难以苟同。

    “可是,就因为这样,月代御前开始当我是神一般感激著。”

    月代御前肚子不痛了之后,在伊势的伴随下前往京都,行程还不到一个小时。伊势让月代御前骑自己的马,自己则像马伕般牵著马。

    “小心别掉下来。”

    伊势亲切地照顾她。骑马侧坐很容易腰痛,走到一半,月代就惨叫了起来。

    “这样骑吧!”

    伊势坐上马屁股,作势抱住马鞍上的月代,从后面操纵缰绳,这时候,月代已经全心信赖伊势了,在途中的下坡附近,伊势把月代从马上放下来,在路边的樗树下,非常自然的品尝了那件事。成为伊势三郎的情妇后,虽然是镰仓的密探,恐怕也不会做出对义经不利的举动吧!

    “辛苦了!”

    弁庆一边打著秋天的蚊子,一边很认真地对他鞠躬。

    4

    婚礼仪式不是采用坂东的方式,而是配合义经的身分以及他的喜好,以官家方式来举行。太阳一下山,新娘乡御前就从寝殿经过渡殿往北边走去,来到今后要居住的北对屋,进入屏风里面。

    接著,义经也走过渡殿来拜访新婚妻子。他一进入屏风,乡御前就用衵扇遮住脸。

    “累了吧!”义经有礼貌地对著那面扇子说。

    他还没有清楚的看过扇子后的脸孔。

    这时候,童女出现了,放下酒器与简单的菜肴便离开。乡御前为了帮义经斟酒,把扇子放在胸前,摆出两手拿酒器的姿势。因此,义经才得以第一次看到她的脸。

    (出人意料的美丽。)

    义经暗暗松了口气。当初一听说是坂东的女人,他就很不安,不知道会送来甚么样的人。

    “要尽早熟悉京都的事情。”

    义经给她平凡的教训。不过,对乡而言,这似乎是她最担心的事,她的肩膀突然抖动,开始哭了起来。

    “我实在……”她用微弱的声音说著。

    她实在很难适应京都的生活,害怕到甚至连嫁给义经这样的殿上人──虽然这阶级使赖朝感到不快──为妻的喜悦都消失无踪。这是当然的,不久前还在田里抓田螺、鲋鱼玩耍的坂东女孩,怎么能突然适应官家的生活?

    “会作和歌吗?”

    “不会。”

    (我也不会。)

    义经没有这么说,说出来会影响到官家甚至殿上人的权威吧!

    “会讲京都话吗?”

    “不会。”

    乡用力摇头。在亲事谈成一直到上京这短暂的期间,河越家找了一个曾经住过京都的盲御前来教她,可是,京都话和坂东话完全不同,她根本就学不会。

    义经使用的是京都话。他虽然在奥州待过很长的时间,可是因为本来就出生于京都,在鞍马长大,所以在回到京都后,虽然被公家们嘲笑,他还是使用混有奥州腔的不可思议的京都话。

    酒过一巡,义经脸红了。

    (酒量不好。)

    乡这么想。

    若是公家的话,在这种时候,必须说些讨好妇人的话,并选择引用歌枕或古歌的高雅话题。可是,突然变成公家的义经没办法这样做,结果,他只好说:

    “上床吧!”

    乡睁开眼睛,第一次露出放心的表情。并不是她期待上床,而是她不知道怎么面对跟义经之间的应对。如果义经像她在故乡听到的殿上人一样,要谈歌学或管弦之类的话题,该怎么办呢?她很害怕。

    (这个人跟我一样。)

    乡突然觉得,这个人是不是完全不了解公家的规矩呢?她这么一想,又重新审视义经。他肤色白皙,骨干秀气,看起来好像很小的孩子,无法勉强他变成大人似的,令人感到迷惑。义经就有这种不安定感。不,这也许是义经的性格特征。

    (一定是这样。)

    乡以女性的直觉如此看义经。就如同要把猫吊起来,抓住猫脖子就好了,她这样把义经抓起来一看,感到非常放心,第一次涌现了对这位年轻人的爱。这份爱,与姊姊对弟弟的体恤有点相近。

    因此,在床上,她的举动大胆到连自己都感到意外。

    (真意外!)

    义经想。

    义经一直以为她是个胆怯又拘谨的女人,没想到她却像野蒜般充满精力,面对力道非凡的义经的手,有时候还游刃有馀。可是,狂放事毕后,乡又恢复成那个给人纤弱印象的女子。

    “三河守(范赖)现在在哪里呢?”

    乡突然在没有话题的情况下,以源氏麾下的身分,提出一个她认为理所当然的话题。可是义经没有回答,在黑暗中安静著。

    乡又问了一次。因为护送她来的两个弟弟,要直接从京都去跟随范赖的军队。范赖现在是在安芸(广岛县)吗?还是在周防(山口县)呢?或者是照预期的目的前往九州呢?

    “我不知道!”

    义经很难得的用一种压抑感情的声音说。只要扯上这个话题,就好像有人用手指挖他的伤口,令他感受到比别人更多倍的自尊心受损的疼痛。

    乡再说了一次。

    义经终于叫了出来:

    “他们会打输吧!”

    “咦?”

    “我说他们会输。”

    (输吧!)

    义经并没有这样的期望。虽然他的自尊心严重受损,可是,讲气话或希望竞争者发生不幸这种对常人而言很普通的心情,奇特的是,义经却没有。这份缺陷,带给义经的人格一种别人没有的格调,也使他无法细察人心的微妙,这正是这位年轻人的致命缺点。

    义经只不过是根据军事上的直觉,预期到这样的结果。

    “就像狗跟虎鲸打架一样。”

    虎鲸在海上,狗在陆地上。狗再怎么吠,也没办法冲到海上找虎鲸。只有陆军的源氏是狗,拥有强大水师的平家是虎鲸。

    平家在濑户内海这个广大水域里,有数百艘大小军船,完全控制住中国、四国、九州的海岸。身为狗的源氏,就算跑下山阳道,来到本州的西端,也无法战斗。

    (没有水师,就拿平家没办法。)

    义经这么想。然而,他也想到,可运用骑兵团的特殊用途,这是一举消灭海上王国平家的唯一方法。

    (那样就可以赢。)

    他相信。

    可是,赖朝已经取消他的司令官资格,他也无能为力。即使把这种特殊作战方法告诉范赖,范赖也没办法成功。若不是义经亲自指挥,这个构想就不可能成功。

    (没有人办得到。)

    义经有这样的自负心态。这不只因为他自负,纵观历史,在后世的战史上,也证明除了他没有人能办得到。

    ※※※

    事实上,随著秋意渐浓,范赖的远征军越被逼至悲惨的状态。

    他们离开京都时意气轩昂,可是到了安芸后,全军已经疲惫得难以统一行动,补给困难,山阳道上也没有食物。

    就连自古以来搜集粮食最容易的京都,也因为木曾军以前驻屯时胡作非为,使军民都陷入饥饿中。

    更何况山踢道是乡下,数万军队蜂拥而来,散放在各个小地方的粮食,几乎在短短一小时内就被吃光了。

    这时候,平家也看出源氏的穷乏,平行盛等人率领一队水师,从四国渡海而来,进入备前(冈山县)儿岛半岛,截断源氏的后方。

    好不容易才把平家击退,可是,将士的饥饿一日比一日窘迫,不只是人,军马的暴毙数也很多。

    “只好逃回关东了。”

    全军军心动摇,有过半将士每天都只商量逃亡的事情,连任性比别人多一倍的侍所别当和田义盛,也在连续数天的军事会议上乱叫著:

    “回坂东去!”

    因此,全军的统治更是瓦解了。

    安芸的另一边是周防、长门(山口县)。范赖最初一直在军事会议上说:

    “去周防就有食物了吧!”

    源氏军队已经变成一个找食物比作战还重要的集团了,在军事会议上只谈找食物的话题。可是,当知道周防两年来都陷入严重的饥荒时,范赖勇气尽失,连军事会议也不开了。他于十一月十四日派飞脚去镰仓。

    “全军已经崩溃了。”

    接到范赖的信后,赖朝比石桥山兵败还震惊。这么下去,镰仓府恐怕不得不毁灭。

    ──怎么办才好?

    在镰仓紧急召开会议后,赖朝觉得,远征作战的基本方针错误。

    (是吗?)

    赖朝第一次得知“补给”这样的课题。派出远征军,却没想到补给的事情,与其说是赖朝太不小心,还不如说是日本的战史上没有这类经验。附带一提,在后世,例如丰臣秀吉的九州征伐,虽然做出很详细的后方补给计划,可是,包括赖朝在内的同时代的人,都没有这类思想。

    赖朝写了一封恳切的信给范赖,给予许多训诫后表示:

    “我们会用海路送兵粮去。”

    然而,关东并没有太多可以远距离航海的大船,赖朝必须筹措船只。好不容易筹到三十二艘船,等这些船从伊豆鲤名港、妻郎港航向西国时,已经是翌年三月十二日以后了。

    范赖送出求援的信后,很幸运的收到九州源氏的兵粮,好不容易才进入周防,想由此前往九州。可是,渡海用船的搜集很不理想,历经辛苦才筹到八十几艘,让一部份军队先到丰后(大分县)。在这期间,下河边行平等人还卖了盔甲,买了一艘小船,终于出了海。虽然说要渡海前往九州,可是,他们竟是这么脆弱!

    ──源氏会自我毁灭。

    镰仓的赖朝忍不住紧张起来。

    “广元,为了救急,顾不了太多了。”赖朝终于对大江广元这么说。

    广元这位卓越的官僚还是不赞成,因为赖朝想启用义经,挽救这个局势。

    “我不懂军事,可是一想到治国,就不能这样做。”

    义经如果再立大功,赖朝和广元所建立的镰仓新统治体制,又会因为英雄的存在而遭到阻碍,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不得不瓦解新体制。

    “太困难了!”他用干涩的嘴唇说著。

    广元并不只是为了自己的镰仓构图著想,他甚至觉得,启用义经,可能对义经也是很大的不幸。义经如果建立了第三次大功,似乎有些危险与脆弱──从广元的眼光来看,是他天生缺少政治敏感及没有教养所致──年轻人最后可能使自己的人格崩溃,或者使镰仓困扰不已,最后甚至为自己带来死亡。

    “一个武将在同一个时代,建立这么不容易的大功劳,这种例子,自古以来,甚至连中国也没有。不应该创造出这样的功臣。”

    义经如果建立第三次大功劳,法皇一定会很高兴,会升他的官,说不定还会让他当中纳言或大纳言。如此一来,他的地位岂不是在赖朝之上?官位晋升,受到朝廷的奉承,那个年轻人一定会被冲昏头,就算他自己没有这种想法,可是,一定会有人要拥立他成为镰仓的对抗势力。

    “我再重复一次,我不懂军事,我是从政治立场上来讲的。”

    (干脆让那个判官建立大功之后,再杀掉他好了。)

    广元为了镰仓与义经双方著想,梦想著这样的结果。

    “我很了解你说的,可是……”

    对赖朝来讲,现在的军事行动也是十万火急。如果再不管范赖的远征军,他们可能会在遥远的国度变成白骨。

    “我要启用义经。”

    赖朝终于下了决心。只要让他发挥魔法般的军事才华即可。赖朝命令官吏撰写与这份命令相关的一切文书,前往义经与朝廷那里。

    5

    镰仓的急飞脚进入六条堀川馆时,是寿永四年正月,京都还沉浸在春季节庆气氛中。

    “真的吗?”

    义经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简直就像头发快喷血般恐怖。

    (愤慨!)

    举座皆不敢出声。他的随从从没看过这种反应:一开始有点生气,可是,下一瞬间却放声哭出来。大家都有点迷惑。而且,义经还声音打颤著说:

    “太感谢了!”

    他本来就像妇女般感情丰富,有异常的爱记恨性格,因此,这段期间镰仓对他所做的一切,似乎使他感到十分忧郁委屈。

    ──太感谢了。

    这一声,是对在镰仓的哥哥赖朝喊的。义经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还相信赖朝爱著自己,由于这份误解,他把部下说的话当成谗言,认为赖朝总有一天会了解自己。就如广元的看法,这个年轻人只会用情绪化的方式,来理解人类一切的感觉。

    “哥哥现在怎么样?”

    义经问使者赖朝对自己的感觉。可是使者低著头,无法回答。如果老实回答,只会使义经失望。

    义经对感情很敏锐,使者的样子他全看在心底。

    “还是那样吗?”

    他脸上血气全退,低著头的样子比死还难看。

    他马上这么想:

    “我要在这一战中死去!”

    他出声喊叫著,若自己死了,即使完全不了解赖朝在怀疑甚么,赖朝总会了解自己的清白吧?

    那一晚,义经把心腹弁庆等五人叫到西对屋,让大家坐在地板上。

    (要做甚么呢?)

    众人觉得奇怪。义经向来依自己的方法做事,甚至会使部下感到迷惑。

    “熄灯!”

    义经让室内一片漆黑。没有理由,好像只是因为气还没消似的。义经躺在距众人坐的地方很远的窗户边。他与部下之间的空间里,充满著漠然的黑暗。部下们不知道义经在哪里,也不知道他的姿势。

    “请各位不要客气,尽量抒发己见。”义经下令。

    原来是召开军事会议,要讨论现阶段该如何毁灭平家。在黑暗中,众人都可以毫不客气地提出意见。

    大家争相开口。曾当过强盗的伊势三郎义盛,提出很吻合他风格的方式:水上放火。弁庆则建议,可请自己的父亲熊野别当湛增率领熊野水军来帮忙。

    义经沉默的听著。对他来讲,根本没有一个让他感到惊讶的意见,可是,这许多意见会带给义经意外的刺激,充实义经的构想。

    义经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他觉得范赖的战略非常不可思议。

    (为甚么要跑去九州呢?)

    为甚么要行军万里,在山阳道上不断往西前进呢?就算海上的平家军队在濑户内海一带,那又怎么样呢?平家的大本营在陆地,在赞岐(香川县)的屋岛。总大将宗盛在屋岛,幼帝的行在所也在那里。屋岛在大坂湾外,四国的东北角,如果有十艘船,再加上死士百骑,不就可以毁灭他们的大本营了?

    (这么简单的事情,镰仓殿下、范赖以及幕僚和田义盛、北条义时等人,为甚么会没想到呢?)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其实,对那些人而言,他们都明白这些状况。

    可是,他们嘲笑义经,认为他不过是个外行人。就因为没有足以跟平家进行海战的水军,所以必须先使其枝叶枯萎,跑去进攻濑户内海漫长的海岸。

    (好奇怪!)

    只想要毁灭总根据地的义经,觉得这些作战专家不知道在想甚么,太怪异了!

    (只要冲去屋岛不就好了吗?)

    义经为了要拟定周全的进攻屋岛计划,才想从部下的意见中捡一些碎片来用。

    这时候,义经的眼睛在黑暗中张开了,眨也不眨一下。

本站推荐:十字军骑士弃儿汤姆琼斯史基地边缘大象的证词曾国藩传野鸭少年不连续杀人事件德意志人欧洲文明史

镰仓战神源义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555文学只为原作者司马辽太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司马辽太郎并收藏镰仓战神源义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