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推荐阅读:赣第德曼殊斐尔小说集涡堤孩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日本侘寂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意气”的构造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555文学 www.555wx.com,最快更新查理一世、查理二世与清教徒革命最新章节!

    西班牙军队攻打巴拉丁

    精彩看点

    波希米亚战争————詹姆斯一世的女婿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五世————波希米亚革命————腓特烈五世成为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讨伐腓特烈五世的战争————腓特烈五世失去波希米亚————新教联盟对詹姆斯一世感到失望————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下议院对詹姆斯一世的不满————平息民愤运动————弗朗西斯·培根受到重罚

    1618年,詹姆斯一世不愿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波希米亚战争爆发,战火极有可能在神圣罗马帝国内蔓延。神圣罗马帝国各诸侯因政治矛盾和宗教分歧而分裂。各诸侯之间的冲突归根结底还是由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正是詹姆斯一世不愿看到的,因此他在竭力劝说双方不要在宗教问题上没完没了地争斗。虽然詹姆斯一世提出了很多好的解决办法,但涉事双方只是听听而已,并未想过要真正采纳他的建议。

    詹姆斯一世的建议本身确实不错,但我们要知道,当时的欧洲已处于三十年战争的边缘,神圣罗马帝国的各大诸侯绝不会放弃自己的判断而去听从心怀善意、豪无私心的詹姆斯一世的建议。詹姆斯一世当时的斡旋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必须做出决定:是完全置身事外还是全力支持一方而反对另一方?

    不过,总是犹豫不决的詹姆斯一世恰恰做不到这一点。看到神圣罗马帝国天主教徒的残暴、荒唐之举后,他觉得自己应该支持新教徒的事业;但在看到新教徒的暴行后,他又认为自己最好还是不要插手,就让神圣罗马帝国的新教徒听天由命吧。

    1619年发生的事情让詹姆斯一世更难做出决定。他的女婿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五世虽然统治着从莫塞尔河一直到波希米亚边境的一大片领地,但他生性软弱,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根本无法担当重任。不过,造化弄人,腓特烈五世因出身高贵而被那些与罗马天主教势不两立的神圣罗马帝国新教诸侯推选为新教诸侯领袖。波希米亚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废黜了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二世,推选腓特烈五世为新国王。但两天后,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斐迪南二世称腓特烈五世为篡位者,号召所有天主教诸侯派兵去讨伐他。

    腓特烈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

    詹姆斯一世认为女婿腓特烈五世不应该接管波希米亚。如果腓特烈五世执意前往波希米亚赴任,他就爱莫能助了。然而,如果西班牙军队从尼德兰出发,突袭巴拉丁,并以此来要挟波希米亚投降,詹姆斯一世又该怎么办呢?一方面,如果腓特烈五世无权接管波希米亚,那么一切迫使他放弃这种做法的手段都是合法的。另一方面,如果西班牙人真的攻入巴拉丁,再想把他们赶出去就难了。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最多的问题一直是詹姆斯一世的行事原则。他命贺拉斯·维尔爵士率领一支英格兰志愿军赶赴巴拉丁帮助女婿腓特烈五世御敌。

    伊丽莎白公主

    1620年夏,讨伐腓特烈五世的战争全面爆发。在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杀入波希米亚时,一支装备精良的西班牙军队溯莱茵河而上,攻占了西巴拉丁。詹姆斯一世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赶忙召集议会商量帮助女儿伊丽莎白公主和她的孩子们守住巴拉丁的办法。不过,会议还没来得及召开,在布拉格城外白山战役中完败的女婿腓特烈五世已带着家人逃离了波希米亚。

    议会会议上,詹姆斯一世要求议员们同意为他以武力威胁进行谈判的计划拨款。然而,因为詹姆斯一世没向议会提议立即派兵进驻神圣罗马帝国,所以下议院只同意拨给他一小笔资金,而没提后续资金的事。詹姆斯一世建议先和神圣罗马帝国谈判,谈判失败后再动用武力。不过,陷入危险之中的新教联盟则对詹姆斯一世的做法颇感失望,认为他应该先出兵而后再谈判。更糟糕的是,不少与腓特烈五世结盟的诸侯纷纷开始倒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本打算帮助腓特烈五世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得知詹姆斯一世一再延误战机的做法后,颇感诧异。他对英格兰大使理查德·韦斯顿说:“上帝啊,这绝对不是靠耍嘴皮子就能解决的事。我们一直希望在贵国和其他盟友的帮助下,能救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于危难之中。如果想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自由事业做点贡献,那么现在就该行动了。”然而,詹姆斯一世只愿动口不愿动手,克里斯蒂安四世也只好作罢,等待出兵合适的时机。

    这样的结果让英格兰下议院很不高兴。议员们觉得又被詹姆斯一世欺骗了,但他们又无权废黜君主,只能在国内事务上发泄心中的不满。

    最令他们感到不满的是英格兰的行业垄断。为了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进行商业监管,英格兰政府将各种商品的生产权或销售权授予某些个人,这些人便成了独家生产商或销售商。比如,有人成了指定玻璃制造商,但要签署一份协议,保证加热熔炉时不使用木材,这样就能为海军省出大量木料。还有人成了指定金银丝线制造商,但要承诺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只使用外国原料,因为当时英格兰视金银为财富的象征,这种财富不应该投入熔炉。除了这些垄断的制造商,还有一些人专门负责管理旅馆业,旅馆从业人员向他们支付费用后才能获得旅馆经营许可证。由于这些颁发执照的人和其他涉及垄断经营的人不是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的朋友就是他的亲戚,所以人们都认为国王的这位宠臣甚至连国王自己都在通过这种方式大肆敛财。但实际上,他们捞到的好处往往被夸大了,詹姆斯一世甚至分文不得。即便如此,按照当今的理论,确实不应该让个人垄断某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特别是金银线的生产,政府应采取措施,严加监管。垄断生产和销售的行为虽然没有违反当时具体的法律条款,但无疑是违背法律精神的。

    白山战役

    白山战役

    为了平息民愤,詹姆斯一世取消了行业垄断政策。人们表面上是在反对垄断行为,实质上是在表达对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保护伞下权钱交易行为的强烈不满。英格兰大法官亨利·蒙塔古从司法部门调离,出任财政大臣这样的肥差。当他前往纽马克特见下属时,弗朗西斯·培根冷冰冰地说:“大人,您要小心了。纽马克特的木材可比英格兰其他地方贵。”他实际上花两万英镑才换来了这个岗位。这就像几年前军队中兜售官职的情况一样,贵族爵位也开始明码标价了。

    亨利·蒙塔古

    弗朗西斯·培根是平息民愤运动中的第一位牺牲者。当时,他身为英格兰大法官,代表了法律的尊严。他虽然想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但实际上并无多少前途。他一度认为自己可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但后来慢慢发现自己只能提一些法律细节方面的建议,而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他没有发言权。在巩固王权的过程中,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行动,但做了不少幕后工作。在他善意的建议下,王室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加之商业日益繁荣,英格兰的财政状况大大改观了。国王在和平时期也不用向下议院寻求资金支持了。当然,偿还因过去挥霍无度而产生债务的情况除外。在事关英格兰的大政方针上,弗朗西斯·培根的话并无多大份量。

    弗朗西斯·培根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会遭到无端的打击。作为法官,他总能公正断案,这一点让他备感自豪。不过,就是有人不断指控他受贿,并将控诉书递到了下议院,下议院又将控诉书转交给上议院。起初,弗朗西斯·培根认为这不过是某些人出于政治目的捏造事实罢了。他伤心地说:“我不过是一名掌玺官而已。如果国玺放在豪士罗荒地[1],就没人会拿它来说事了。”然而,人们很快发现,对弗朗西斯·培根的指控并非没有根据。当时,法官只是名义上从政府领取薪水,实际上主要靠诉讼人的佣金过活。庭审制度不够严,大法官断案后往往会收取胜诉方的礼物。从可查的证据看,弗朗西斯·培根不会因是否收取礼物而影响到断案的公正性。不过,有时他会在诉讼案件尚未有定论时收取别人的佣金,这就成为被人指控收受贿赂的把柄。尽管弗朗西斯·培根的断案大多公正无误,但“为规范司法程序,对他进行适当的惩罚也是恰当的”。即便这样,弗朗西斯·培根也算得上是自他父辈以来“最公正的大法官”。

    弗朗西斯·培根受到了重罚,不仅被免了职,还须缴纳罚金和坐牢。不过,詹姆斯一世赦免了他。他自己也承认了所犯的过错,“我是有罪的,陛下。恳请您能原谅我”。自弗朗西斯·培根之后,再无其他法官遭到过腐败指控。

    在审理弗朗西斯·培根的案子时,议会恢复了弹劾制度,尽管该案的审理在某些细节上与普通弹劾程序不同。这也是英格兰宪政史上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在弹劾过程中,下议院是代表国家利益的大陪审团,将损害国家利益的嫌犯交给上议院审判,而上议院则充当着法官和陪审团的双重身份。英格兰史上曾有两个时期启用过弹劾制度:爱德华三世到亨利六世统治时期及詹姆斯一世到威廉三世统治时期。这两个时期本身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当国王或议会取得主导地位后,其一般做法是将政治对手解职,并让其接受专业法官的审判。亨利八世后期的恐怖统治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过,与王室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议会因为没有罢免王室大臣的权力,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走正规法律程序,将被指控的犯罪嫌疑人交给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法庭去审判。就弗朗西斯·培根的案子而言,民众的愤怒并非没有根据。不过,一旦恢复弹劾制度,嫌疑人所犯错误就容易被放大,但下议院因为有弹劾制度便可以要求法庭对他们之前无法解职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和惩处。

    注解:

    [1] 豪士罗荒地,中世纪伦敦西南的一片荒地,常常被作为军队集结和训练的营地。这里暗指英格兰军队。————译者注

本站推荐:十字军骑士弃儿汤姆琼斯史基地边缘大象的证词曾国藩传野鸭少年不连续杀人事件德意志人欧洲文明史

查理一世、查理二世与清教徒革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555文学只为原作者塞缪尔·罗森·加德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塞缪尔·罗森·加德纳并收藏查理一世、查理二世与清教徒革命最新章节